青岛科技大学分测中心:以研发型检测驱动产学研融合新高地
我对国产的大型设备,特别是对于咱们国仪量子,是越来越有信心了
——青岛科技大学副教授 孙琼
青岛科技大学分析测试中心成立于2020年6月,现已建成集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分析测试、社会服务于一体的校级综合性平台。中心下设电镜、色谱质谱、光学、性能四大分析平台,拥有近200台(套)高端仪器设备,总资产约1.76亿元。
平台优势:高学历团队+智能化管理
青岛科技大学分测中心副主任于寿山老师介绍道,中心坚持“专职为主、专兼结合”的人才策略,测试人员中60%以上拥有博士学位,50%以上具备高级职称。中心通过搭建开放共享的信息化平台,实现大型设备100%共享,测试周期缩短40%,有效破解设备使用中的“堵点、难点、痛点”问题。中心还取得橡胶材料性能检测的CNAS资质,为学校建设“特色鲜明、走在前列”的高水平大学提供有力支撑。

服务升级:从“检测需求”到“问题解决”的转型
面对企业客户从“检测需求”向“问题解决”转变的趋势,于寿山老师总结,分测中心依托学校学科特色,以研发型检测为切入点,以企业研发服务和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打造了“检验检测—研发型测试—产品解决方案—联合开发—成果转移转化”一体化、全链条的研发型检测服务。
实力证明:国仪量子力证国产信心
孙琼副教授是中心负责EPR测试的老师。她自十几年前就开始接触EPR仪器,当时,国内使用的仪器全是进口品牌,直至六七年前,偶然了解到国仪量子开始做国产EPR的研发,好奇夹杂着疑惑,孙琼老师开始了观望。又是一个偶然的机会,孙老师委托国仪测了几个样,这次测试,直接打消了对国产EPR可靠性的疑虑。时间继续往后推移,2023年,青岛科技大学分测中心购置了国仪量子EPR设备,并由孙琼老师担任设备负责人。
从最初对国产EPR设备抱有疑虑,到实际使用国仪量子EPR设备后,顾虑彻底打消。孙琼老师坦言,“通过我们的测试,我们发现这个设备,不仅测试精度、准确度有很好的优势,配件也越来越丰富,完全能满足我们日益多样的测试需求。所以我对咱们国产品牌现在是信心满满的,我也特别高兴能够接触到国仪量子的EPR设备”。
多面开花:国产仪器助力多方位成果产出
在孙老师的积极管理下,中心的EPR设备使用率持续攀升,截至采访当日,2025年测试时长已经是2024年的两倍以上,样品类型也从传统的自由基检测,拓展至环境污水自由基分析、药物中间体、新能源电池等多个前沿领域,尤其是结合了青岛科技大学橡胶材料这一优势专业,助力团队在橡胶老化的研究中不断深入。目前中心这台EPR设备已支持校内外发表了近百篇高水平论文。除了科研成果产出,青岛科技大学分测中心同时也圆满完成了众多不同领域企业的测试需求。

在高校与社会服务深度融合,仪器技术迭代加速的背景下,青岛科技大学分析测试中心不断拓展服务边界,以更贴近产业需求的研发型检测响应市场变化;国仪量子也持续优化产品与服务,积极响应高校与企业的科研需求。双方在合作中共同成长,以持续进化的服务能力,携手推动国产高端仪器在科研创新与产业升级中发挥更大价值。
